首页 > 快讯 > 正文

《天地民心》祁隽藻


2012-09-23 07:43:54   阅读:10.1k+

   【世界晋商网讯】自7月3日在央视八套亮相至今,大型电视剧《天地民心》已播出过半。今天,省委宣传部,寿阳县委、县政府,山西广播电视总台等在太原举行座谈会,来自各界的专家、学者以及主创人员对该剧进行了热烈的点评。
       该剧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共寿阳县委、寿阳县人民政府、山西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该剧是著名作家朱秀海继《乔家大院》之后的又一力作。该剧以清朝中晚期波翻浪涌的历史风云为背景,描绘了山西寿阳一代大儒祁隽藻具有悲剧和传奇色彩的一生。
       “《乔家大院》讲述商文化,《天地民心》讲述官文化。”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任茂棠谈到该剧时说。“有大气磅礴的场面,有细致入微的细节,看过《天地民心》,我能感到主创人员为此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山西省文联原党组副书记韩玉峰说。
       座谈会上,《天地民心》编剧朱秀海、导演杨阳等也先后发言。

       

祁隽藻故里状元桥


 

由祁隽藻史料`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天地民心》剧照


 

祁隽藻故里翰林大道


 

编者的话


 

“三代帝师”“四朝重臣”,这是罩在祁隽藻头上的十分耀眼的光环,纵横古今,无人可比,给后人带来了无限遐想和几多景仰。


 

前不久,在几位寿阳籍老领导和老前辈的指引下,我们一行10多人走进了祁隽藻故里——寿阳县平舒村,寻觅着曾经无限风光的祁氏家族的踪迹,感受着无处不在的祁氏文化。


 

在去年10月落成的祁隽藻纪念馆里,研究了30年祁隽藻文化的该县平舒乡文化站站长王银海带领我们参观了所有参厅,非常细致地给我们介绍了祁隽藻以及祁氏家族的辉煌史迹和灿烂文化。纪念馆建造得非常恢宏大气,但祁隽藻曾经住过的祖屋尽管旧迹还在,但已经破乱不堪,从仅存的残迹中,我们很难看到当时祁家的屋舍比普通百姓家有更多的富丽堂皇。王站长颇有感触地对我们说,来祁隽藻故里,不是感受“相府”的辉煌,而是感受他的清正廉政和诗书传家。


 

生前繁华草头露,死后风流陌上花。因为有过祁隽藻这样的人物,使得寿阳文化多了几分厚重,多了几分魅力!


 

祁隽藻:四朝重臣 三代帝师


 

祁隽藻(1793-1866年),字叔颖,又字实甫,号春圃,晚年号观斋,山西寿阳人,是清代道光、咸丰,同治时立朝正直的宰相,也是有一定名气的诗人。他出生在一个三世显达的望族家庭,幼年随父亲读书,嘉庆十九年(1814年)考中进士,以后一路做官,不断升迁,曾任国子监祭酒、户部右侍郎、兵部尚书、户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等高官。他横亘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四代,辅政为官达46年之久。还兼任过道光皇帝的上书房总师傅、咸丰皇帝的太子太保衔、同治皇帝的弘德殿授读。因此有 “四朝重臣”“三代帝师”之称。


 

祁隽藻是一位政绩卓著的高官,又是一位博学多识造诣精深的学者,能诗善文,精于书法,勤于著述。他撰著的《马首农言》传世闻名,现已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史资料,至今对我国北方旱作农业仍有很大的指导价值。他的文学造诣很深,一生作诗3000余首,著作有《曼九亭集》等20多种,他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通俗易懂,许多诗篇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农民的悲惨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书法艺术造诣更深,由小篆入真行,师承“二王”,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健,意到笔随,自成一格,在清代中晚期被誉为“一时之最”,为后世留下许多“人共宝之”的书法作品。


 

祁氏家族:一门五进士 三世四翰林


 

祁氏可谓是名门望族,在清代260多年中,有进士5名,举人13名,各贡若干名。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彪炳史册。上至一朝之相,下至一县之令,为政朝野内外,足迹大江南北,学粹品端,清正廉明,在当时,影响很大。


 

祁文瀚,康熙进士,江阴知县。


 

祁韵士,乾隆进士,翰林,官至户部郎中,西北地方志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史学家、朴学家。


 

祁隽藻,嘉庆进士,翰林,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代朝臣,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宰相,官至体仁阁大学士,首辅军机大臣。


 

祁宿藻,道光进士,翰林,官至江宁布政使。


 

祁世长,咸丰进士,翰林,工部尚书,顺天府尹。


 

民间故事


 

讨封年景


 

“冷寿阳,春晚无花秋早霜。”


 

祁隽藻这一诗句形象准确地概括了寿阳的气候特征,它告诉人们寿阳无霜期短,这无疑是农作物生长的一大不利因素。然而,又由于寿阳山多草坡多,树木多,沟豁与小平原相间,很少有严重的旱涝风沙自然灾害,素有“米面瓦盒”“米粮川”“寿阳粮仓”之称。


 

道光年间,皇帝也深知国以农为宝,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的道理。因此,每逢秋后或臣子假满复往,他总要探问一下乡里的农事。每当问到祁隽藻时,他总是这样回答:“主上洪福,今年七八成年景。”


 

又是一年金风起,一日朝罢,道光帝问道:“祁爱卿,不知家乡收成如何?”“回皇上,昨日拜读家书,欣闻故里可望七八成年景。”道光帝听了哈哈大笑道:“难道爱卿的家乡年年是七八成年景?”话犹未了,只见祁隽藻急趋上殿,连叩了几头道:“谢主隆恩!”这话传入民间后,都说:“寿阳是皇帝赦封过的年年七八成年景。”至今流传着“寿阳不遭死年景,年年都要开仓门。”的俚谚。


 

指物吟联


 

这年中秋佳节,祁韵士一家共坐厅院饮茶赏月。大圆桌上果实纷呈,酒具齐全。一时兴起,韵士指物出联让儿孙们逐一对来。当轮到小隽藻答对时,韵士看他年幼,指着一旁那只果篓子说:“果果篓篓篓果果”,小隽藻眼珠一转,将眼光移到桌上的沙茶壶上,脱口对道:“壶壶盖盖盖壶壶”。“对得好!对得好!”全家人无不夸赞小隽藻才智机敏。


 

东西南北


 

道光元年,祁隽藻受命在南书房行走,为新皇帝道光讲学。一日课罢,祁隽藻手持竹篮步出南斋,道光帝见状不解地问:“先生何往?”祁隽藻道:“臣往街市为老母买些东西,有顺人好捎回。”道光帝又问道:“为何只说买东西,不说买南北?”祁隽藻笑道:“按五行学说,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有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任癸水之说,这竹篮可置金木,焉能存水火,故凡什物皆曰东西。”道光帝听了顿悟,暗暗佩服祁隽藻学识广博。


 

捎书免事


 

道光年间,祁隽藻在京收到近本家“里七门”一封书信,信告邻居打墙多占了一步宽地基,为此事求祁大人做主。时隔不久,近本家接到祁隽藻的回信,只见信中写了这样四句话:“千里捎书为堵墙,让人一步有何妨?古修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那本家看了祁大人的书信自惭形秽,这场官司不打自消了。


 

民间还有人说信内四句诗是:“千里捎书为堵墙,让人一步有何妨?好地千年换百主,自古人长天也长。”诗意大致相同,它告诫人们,相处当以礼让为先,争名夺利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