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部署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简称“千万工程”)的战略决策,至今已余20年。这期间,浙江以改造农村人居环境为切入点,开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建设的科学路径,为当下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着力点撬动全局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经验支撑。
4月21日至22日,晋中市委书记常书铭率部分县(区)委书记、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赴浙江考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并出席晋中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以“等不起的使命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的态度要求,切实带领晋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希望晋中尽快走出一条更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路径。
赴浙江省学习考察期间,浙江省委副书记、杭州市委书记刘捷会见常书铭一行。在湖州市委副书记吴智勇、杭州市余杭区区长王牮陪同下,常书铭率考察组先后来到湖州市余村、德清县的仙谭村、五四村以及杭州市小古城村。
湖州余村,是以“生态优先,规划引领”为主,通过绿色发展带动全村致富的典范。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考察余村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此后,余村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为指引,探索出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美丽经济发展之路,彻底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正式从污染严重的小山村转型发展成为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生态、富裕乡村,并获评联合国世界最佳旅游乡村。2023年,全村接待游客110多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247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011万元。经济收入较18年前的91万元增长近25倍。
德清县,是以“资源盘活、农房改造”为主,通过引进资本创新业态实现共同富裕的典范。
作为首批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德清县在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和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先行先试。针对闲置农房破旧、无法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问题,2022年德清县全面启动实施“万幢(套)农房盘活工程”,允许外来资金与本地农民利用闲置宅基地联合改建、扩建房屋,用于发展民宿客栈、休闲农业、康养等产业。如仙潭村和五四村,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植入民宿、咖啡馆、图书馆、户外营地、青创空间等新业态。目前,全县已累计盘活房产价值41.08亿元,增收4.69亿元,推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24.3%。前不久,德清县“万幢(套)农房盘活工程”促村集体增收共同富裕案例入选了国家《共同富裕动态》。
杭州市小古城村,是以“文化利用、资源转换”为主,通过挖掘文化加大产业来建设文旅路线的典范。
径山镇小古城村人文自然资源丰富,有历史文化跨度自马家浜文化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省文保单位小古城遗址,有与“五山十刹”之首径山寺密切相关的法华古寺等。近年来,杭州市径山镇小古城村谋定“农文旅”发展路线,依据自身特有的“红色根脉”、村庄建设成果以及乡村治理成效等优势,注重挖掘“红色党建”资源以及茶叶资源,同步推进文旅、产业的融合性发展路径。2023年,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
一路走一路看,常书铭率考察组实地领悟着“两山”理念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参观绿色发展驱动下的“余村奇迹”,学习德清县“万幢(套)农房盘活工程”实现共同富裕的改革魄力,考察小古城村发展农文旅产业共同体、建设共富联盟的鲜活经验。
考察不是目的,学习经验才是。
考察期间,常书铭指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在深刻领会精髓要义上下功夫,在做好转化实化文章上求突破:
一要在完善规划上突破。对标浙江规划先行之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群众意愿出发,坚持顶层设计、顶格推进、集体决议,解决盲目性、随意性问题,保持乡村的田园风光、乡土气息。
二要在找准抓手上突破。对标浙江下好环境整治“先手棋”之举,抓住垃圾、污水、厕所“关键小事”,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共建干净、整洁、安全的美丽家园,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形神兼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三要在做强产业上突破。对标浙江贯彻“两山”理念之力,发展农文旅共富项目,促进农业与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业态的深度融合;持续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增值文章,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条,带富一方百姓。
四要在深化改革上突破。对标浙江敢为人先之风,充分吃透国家好政策,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有效盘活利用乡村闲置资源,让更多村民变股民、乡村变景区。
五要在建强堡垒上突破。对标浙江坚持党建引领之方,在全市启动打造农村“头雁”工程,选好农村带头人,培优“两委”干部,带领大家谋产业、促发展、解难题,点亮乡村美好新生活。
同时,为了更好打造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作战队、生力军,晋中市委分四批组织市县乡村四级干部赴浙江学习培训,通过集体授课、座谈互动、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各级干部真正学深悟透用好“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实现学习下沉,经验全面普及。
开班式上,常书铭要求,全体学员要把握难得学习机遇,系统化学习掌握党建引领、合力共建的引领路径,环境整治、城乡融合的建设脉络,产业开发、富民强村的发展经验,共建共享、善治善成的治理模式,因地制宜、知行合一的工作方法,把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转化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要聚焦“一片一带一圈”总体框架和重点任务,实施好“百乡千村”治理行动,扎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常书铭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比学赶超,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我市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作出更大贡献。
学习经验习得,关键则在实干。那么如何对标,走出晋中“千万工程”的特色路径呢?
如介休市、榆社县等地可学习通过绿色发展走出富裕路的余村。
近年来,介休持续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市城乡美丽建设的发展大局,把“一泓清水入黄河”作为重大政治工程、生态工程、发展工程、民生工程,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如今,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介休段已经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休闲观光带。而介休绵山更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堪称避暑圣地。生态宜人、旅游胜地的加持,让介休成为全省唯一入选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榜单的县(市)。
榆社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生态优先战略,立足山水相依的自然风貌,树立“城区围绿、山体遍绿、道路满绿、园内植绿、见缝插绿、拆违建绿”的园林建设理念,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作为华北地区少有的高山湖泊,云竹湖成为榆社依托生态壮大乡村振兴的关键。“十三五”期间,云竹湖景区开发累计完成投资22.81亿元,被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当前,云竹湖景区开启了“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全面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征程,榆社县正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榆次区、平遥县、太谷区、祁县、灵石县等地可充分挖掘利用历史底蕴,依托榆次老城、平遥古城、孔家大院、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形成山西特色的“大院风光”,数百年晋商家族史跃然眼前。同步联合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太谷区无边寺,和介休的绵山景区,可串联起晋中6个(区、县),形成附有晋中风采的特色旅游线路。
左权县、昔阳县、寿阳县等地则可大力发展产业振兴。
左权县发展连翘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近年来,“左权连翘”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为牵引,以国有企业介入为特色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型产业发展之路,对全国中药农业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与推广意义。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左权县连翘产业向集约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昔阳县立足打造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沟域经济。规划打造10大特色产业基地、50个示范园区,带动40家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促进1万余名脱贫户增收。配套衔接资金1.8亿元,发展食用菌、肉牛、梅花鹿、预制菜等特色种养加产业69个。推进消费帮扶,发动企事业单位食堂集中采购大宗农特产品18万余斤,带动6500家农户增收。开展百企助百村联万户行动,用好“企业+”模式,助力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2023年上半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达16.8%。
寿阳县立足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战略,聚焦“三区一基地”建设目标,深入推进环保造纸产业园、交通智慧物流产业园、煤炭绿色循环产业园三个百亿级产业园区和粮食产业园、煤炭物流园两个特色园区建设工作,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体系完备的能源保障中心、辐射华北的物流集散中心、名特优新的农产供应中心、应用场景的数创服务中心、短途出行的文旅康养中心。
“千万工程”经验虽拥有普适性,但仍需紧跟国家发展步调与自身实际调性做出特色化、差异化。
3月27日,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相关方案,指出以应用场景创新和大规模示范应用为牵引,加快通用航空技术和装备迭代升级,建设现代化通用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中国特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
4月18日,山西省长金湘军主持召开省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研究设立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业发展基金等工作。会议同意设立山西省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业发展基金,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聚焦国家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建设目标,打造低空经济、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增长引擎。
在国家及省政府加强对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业发展建设的同时,临空经济无疑也能借势获得政策倾斜。
在此基础上,常书铭专门安排榆次区、综改区晋中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就发展县域经济、做大临空临铁经济赴嘉兴对接全球航空物流枢纽项目。
他强调,晋中要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抢抓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机遇,充分学习借鉴嘉兴发展航空物流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临空临铁经济,壮大航空物流、高端服务、先进制造、国际商贸等产业形态,以高效供应链集聚产业链,更好地把临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4月21日晚,常书铭在与国家发改委经济所副所长吴萨等一行专家举行工作会谈,就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时指出,县域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要做好高质量规划,打造“1+11”市县统筹规划体系,谋准找实符合我市实际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要系统性谋划,跳出晋中看晋中、立足区域抓特色,充分发挥晋中市交通区位、产业基础、人才创新、文化底蕴等优势,构建特色化、差异化、协同化县域发展新格局。要整体性推进,一体推动主导产业集聚集群、公共服务业补短提质、要素市场化改革提速、城乡融合共富等,增强县域对技术、资金、人才吸引力,促进人产城融合发展,为全力推进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主动融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做出晋中贡献。
“要以等不起的使命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在学习中对标找差,在思考中科学谋划,在实践中狠抓落实,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运用到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来”,是常书铭关于晋中如何深入落实“千万工程”的价值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对“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浙江“千万工程”蕴含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则是基于价值观上的发展方法论。
唯有以紧迫的态度意识,加之正确的方法经验,晋中才能在浙江“千万工程”的成功之上,彻底走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晋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