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正文

山西文旅如何突破“瓶颈”?!曾担任隰县县委书记三年的梁若皓有话说...


2024-10-14 09:55:00   阅读:10.7k+

随着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热播,山西的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潮。游戏中精美的画面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他们纷纷前往山西探访游戏中的取景地,体验现实中的“西游”之旅。尤其是国庆长假期间,山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旅游高峰。但同时,这一热潮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接待能力不足、配套服务不完善、文物保护压力增大、景区管理挑战以及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

全国旅游业都曾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山西也不例外。山西作为全国文物大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的发展却未能与煤炭产业相媲美。在业内人士看来,山西旅游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服务设施不配套、缺乏行业理念、缺少市场主体和服务意识等。这些问题导致了旅游业的“人气不旺”,难以实现“破茧化蝶”。

在今年的山西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用好文旅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转型发展支柱产业,打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政府计划推出“旅游满意在山西”的品牌,并建立旅游业发展市县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出台了“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40条”政策,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山西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深挖细究问题所在,找准切入点。

山西的旅游业在硬件设施上确实具有一定优势,但在软件服务方面却显得有些不足。为了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使山西的文化和旅游产业能够持续吸引游客,成为支柱产业,必须从“广种薄收”和“粗放经营”向“点石成金”和“精耕细作”转变。

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若皓表示,要通过“三个聚焦”来弥补旅游业已经存在的“三块短板”,具体而言:

一是聚焦旅游市场主体建设,高度重视旅游业市场主体的扶持培育,不断发展壮大旅游服务专业队伍。“文物不等于文旅”。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三个关键支柱:景区建设、宣传策划和全程服务,这三者必须协同发展,缺一不可。

在服务业中,“服务”是核心中的核心。山西省旅游业的短板在于缺乏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思维、服务意识和实操能力,这是旅游业能否成功的关键。要让游客在山西享受到无缝衔接的全程服务,这是旅游业作为服务行业的本质所在。游客的需求是“花钱买快乐——省心省力”,而旅游业的着力点应该是“通过服务赚钱——确保顾客满意”。旅游业本是高消费产业,也是大众致富产业,旅游消费、服务享受和行业盈利是同一过程。

在市场经济中,仅有优质的产品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效的市场营销和服务实践。山西省的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只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但要真正融入市场、吸引客流、服务好顾客,还需要培养和支持一大批旅游业市场经营主体。目前,山西省注册的旅游公司数量虽然不少,但大多数是由各旅游景区自己设立的,缺乏真正的专业旅游服务公司。全省需要增加至少300家专业的旅游服务公司和10-20万人的旅游相关产业大军,他们不仅是旅游业的组织者、服务者、宣传者,也是投资环境的对外窗口和形象大使。

二是聚焦旅游产业独有特性,设身处地坚持“以游客为中心”,始终把服务和方便游客放在第一位。

旅游业的兴起不仅依赖市场力量,更需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支持。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旅游业对山西的转型发展至关重要。政府的角色在于提供宏观政策指引、产业政策调控、行业健康发展措施,以及通过精准投资来牵引产业发展。关键在于培育旅游服务业的市场主体和激励产业资源要素的链接,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和提供服务来激活整个产业链。

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本质上是利用全球资源和资本来满足全球需求,这需要高效的组织、协调和服务能力。旅游业的商机在于如何将资源和需求有效对接。山西省在旅游业发展上需要两类关键角色:一是具有远见和资金的投资者,二是能够提供服务的旅行社。目前,山西省不缺这两类人,但缺乏将他们有效融合的机制。面对旅游景点“多、小、散”的现状,需要强化全域旅游的顶层设计,将分散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

山西省的文旅资源独特,要打破仅服务于本地游客的局限,树立服务外地乃至国际游客的大产业理念。旅游主管部门应专注于补齐服务短板,提升服务能力,培养服务队伍,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旅游设施,保障旅游安全。政府投资的文旅集团应专注于服务网络的建设,通过在各市县设立旅行分社,形成三级服务网络,提供全程旅游服务,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山西省的文旅产业需要在服务上做大量工作,包括架设游客与景点之间的桥梁,提供快乐的旅游体验。这需要全方位规划、全领域布局、全链条打通、全产业融合,以促使山西省的旅游业尽快成熟起来。只有通过深入自检、洞察实情、积极行动、务实创新,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三是聚焦山西历史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各级三晋文化研究会的作用,挖掘、整理、修编权威而有价值的景区讲解词。

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受限于文化赋能的不足。尽管山西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但如何将这一文化资源转化为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它决定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旅游体验的吸引力。目前,山西省在文化本色的坚持、文化特色的凝练、文化底色的擦亮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要提升旅游价值,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景点的文化内涵,其次是景游设计,最后是导游服务质量。文化资源需要通过有效的讲述、表达和呈现来实现其价值。当前,山西省的旅游景点在导游词的丰富性、景游过程的趣味性以及历史文化介绍的深度方面,都显得不足。许多景点缺乏专业的导游服务和详尽的文史资料,这无疑会影响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山西省需要加大对景点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精心制作图文并茂的旅游导览资料,并提升导游队伍的专业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适逢省市县三级三晋文化研究会全面换届,“文研”组织全面恢复,理应为我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旅游业的发展不应仅由旅游部门承担,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它不仅是一个开放型产业,吸引着全球游客,也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反映了一个地区是否能留住游客并让他们愿意再次回访。在第三产业和服务消费日益成为经济增长主力的今天,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从依赖实物销售转向服务创收。我们不仅要推动本地产品和服务“走出去”,还要吸引全球游客“走进来”。


梁若皓,男,1959年11月生,山西省襄汾县人,1975年9月参加工作,198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经济师。经济学硕士、资源产业经济学博士,山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现任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曾任山西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

973年,插队劳动;

1975年09月,参加工作当过工人、警察、法官,历任襄汾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襄汾县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

1992年05月,参加临汾地区“公开选拔30名工业副县级领导干部活动”,以总成绩第二名入选,任山西临汾纺织厂厂长助理(副县级);

1993年04月,任蒲县副县长;

1997年09月,任临汾行署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1999年09月,参加临汾地区“公开选拔10名县市长后备人选活动”,以总成绩第三名入选;

2000年05月,任霍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3年09月,任隰县县委书记;

2006年06月,任安泽县委书记;

2010年12月,任山西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2013年10月,山西省委政研室副主任;

2017年08月至2018年02月,山西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

2018年02月至2018年11月,山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

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