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一天,我从重庆飞太原。飞机徐徐停稳在武宿机场的时候,我内心是有些兴奋的,武宿机场是山西最大的机场,去年新闻上说客流量突破了千万人次。而且我是第一次来,作为一个时刻关注山西发展的“太行山上的守望者”,我急切想体会穿梭在太原机场的感觉。
20年前,18岁的我从晋东南的一座县城出发,到京津之地求学。几番寒暑往来,留给我最大的体会,是火车每次从天津回到家乡,都成了一场放慢的时空穿越。当时作为一个学生党,火车是不二选择,我回家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坐火车先到太原,再换车到高平,全程大概需要一天一夜;第二条路线是坐火车先到河南新乡,在新乡火车站乘车穿太行山回到家乡。
你生活的心理节奏和外界一定是匹配的,当我20年前每次经历这样“穿越”的时候,回家的旅程就变成一个调节的过程。火车越来越慢,你的心越来越静,说不上好还是不好,只知道自己的确在经历这样的转换。
我走出武宿机场的时候,突然一瞬间想到了20年前,好像也是这样的感受。太原的机场很“安静”。我在嘈杂的人潮人海的重庆待了一周,2小时飞行后候降临太原,感觉又经历一次“穿越”。
其他城市的机场,我也去过不少,北上广深的不消说,就是中部的长沙、合肥,西南的成都、昆明,他们都要比太原机场大很多 ,也“热闹”很多。尤其晋城山下的郑州,十几年来,看着它一年年变化,长成“巨无霸”。
思考山西越多,越觉得山西少了点什么。当中国20多大中城市展开激烈“抢人战”的时候,山西是安静的。印象中山西太原和陕西西安都是厚重的历史名城,都处于欠发达的省会城市,怎么一夜之间,就传出西安4天落户1.7万人,3个月落户80万人的消息?成为和成都,武汉一较高下的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山西到底缺了点什么?我从太原机场出来乘车,出租车司机第一句话问去哪,第二句话就是抱怨,抱怨排队两小时,挣下十块钱,我到晋阳街上一个酒店,算下来确实就是十来块钱的车程,不过临下车,司机多要了10元做补偿,我也没在意,我本来已经这么想了。我想的更多的,当人们辛苦付出也挣不到钱的时候,一定是从上到下,整个社会都出了差错。
我到太原的次数不算少,这儿是山西最大的城市,没有之一。我的祖父曾带着他的全家在这里讨生活,我的父亲也出生在这里,度过他的童年;我在青葱岁月,也曾牵着恋人的手臂徜徉在柳巷的夜色。于己于家于国,我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感情。
太原为什么就是“火”不起来?一直,一直是那么默默无闻,即使耿彦波大干了五年,把太原搅了个底翻天。太原如此,山西何堪?
人才,还是人才,山西为什么留不住人才?我永远记得一位读者的留言,“此时此刻,我在上海某狭小的实验室里,读着这篇文章,激动的热泪盈眶,从山西出来求学,4年南京,2年上海,几乎没有晋城老乡,南方人对山西的唯一印象,是挖煤,我需要无数次和人解释……”;而一位叫“李广文”的,读到“北上广深无数晋省青年只能期望家乡早日变成一片草原”时,作为身在北京的山西青年,看到这一句的他也禁不住热泪盈眶感同身受。
谁人不爱自己的家乡,谁又不愿意留在故乡大展宏图之时又能陪伴爹娘?山西的发展,是三千六百万山西儿女的真心企盼。但是山西别说抢外省人才,连能否留住“存量”人才,都是问题。没有好的发展环境,没有前景,只谈感情,太伤感情!
没有人才还怎么发展?山西缺少的,就是对人才的尊重。
尤其对用人机制的肆意破坏,导致“关系户排队都来不及”,哪临得着外来人才上。到最后,“人才”只能用脚投票。甚至我在思考,如不彻底改造现有的用人体制,即使引来一大堆博士硕士,双一流大学的本科生,发放不菲的购房和生活补贴,到最后依然会“人才出走”。
山西现有的“用人生态环境”不起底改善,就只能是死气沉沉,哀声怨气,引进的人才在这种氛围下怎么去创新,去发展?
从求学到就业,再到这几年思考山西,感受最多的是,是山西根本不乏优秀的人才,否则我们不会随随便便一个阳泉电厂工人,就能写出《三体》。但讽刺就在于作者刘慈欣,并不是依靠所谓的作家协会体制,而是全凭兴趣“自我奋斗”。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不管是外来人才,还是本土人才,都需同等对待。不管是高端科技人才,还是中低端的技术工人,对山西来说,同等重要。甚至我觉得,山西更多需要的是,是激活本土的各类人才,释放他们的创新活力。毕竟对于外部来说,山西还是处于全面落后的阶段,高端人才施展手脚的机会还不够多,空间还不够大,比不上沿海沿江的前沿城市。
没有人才,就没有人气,就没有活力,就没有未来。
醒来,我的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