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晋商 > 正文

《县委大院》热播,“弃医从文”的山西编剧王小枪又“火了一把”


2022-12-20 12:00:58   阅读:10.2k+
近日,中央一台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县委大院》广受好评,收视率一度破2,超越了年度冠军《人世间》,拿下本年度央视一套首播的最好成绩。该剧讲述了光明县县委领导班子和各级干部,以人为本,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共同探索区域发展道路的故事。

 

随着热度的持续攀升,《县委大院》也受到热议。大家主要讨论的点在于,这部剧来源于哪个县。

很多人说,原型是山西定襄县。

比如剧本中描述的场景大部分都是发生在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奶牛事件在当地曾经闻名遐迩,剧中的饮食都是北方特色,饺子,羊汤,小米粥,老咸菜等等,许多地名也都是谐音,新州(忻州)忻府,九原县(现在忻州市有条九原街),原平乡(原平市),还有胜利街,解放路,迎泽公园等诸如地名,都是省会太原市的名称,法兰厂是定襄县的支柱产业。

 

 

更重要的,是《县委大院》的编剧王小枪正是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人。

根据公开资料,王小枪本名王晓东,编剧、作家。生于1979年,山西省定襄人。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拥有全国执业医师资格。当过医生,记者和编辑,从事媒体和互联网行业多年,曾参与过新浪博客的创立。已出版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心机重重》等十一部;中篇小说《煮熟的鸭子为什么会飞走》刊载于《北京文学》等杂志;写过《追击者》等七部电视剧。

 

但剧中“与岚县相关的河道污染事件”,也因与山西岚县地名重合引发热议。

12月16日,山西吕梁市岚县县委政府新闻办公室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岚县新闻”刊发了一则《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关于电视剧中的“岚县”为虚构巧合地名的声明》。声明指出,《县委大院》中的‘岚县’为虚构巧合地名,并非指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希望广大观众不要对号入座。

这也在侧面反映,剧中所提到的县并不是完全指的是山西县市。

当然,剧中出现的大量山西元素也是毋庸置疑的。就是因为编剧王小枪是山西定襄人,在创作中融入了许多山西的乡土人情。而他也表示,故乡始终是他创作的源泉。

除山西元素外,《县委大院》还有很多别的省份的元素。

有媒体采访《县委大院》编剧王小枪时,王小枪表示为了更好完成剧本创作,做了大量的准备和积累工作,让情节更加接地气,其曾到江西省大余县政府挂职副县长近半年。在挂职期间,他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到基层采访,强调“好剧本是用脚踩出来的”。

 

剧本创作周期约一年半,挂职就占了5个多月。期间,王小枪主要做的就是积攒创作素材。“每天白天开会或参与别的事情,我都做了很多工作笔记,晚上再誊到电脑上。这些东西攒的越多就越踏实。”在日常工作之外,还“主动跑了县里一些乡镇和村,去找不同的人聊天”。

作为一个北方人,王小枪第一次到江西,就被当地的汛期“吓”住了。一去就赶上十几天下雨,没见过太阳。他跟着县委班子下乡防汛,一户人家被滑坡的山体压垮,“比我想象的夸张很多倍,就好像一部分山体直接拍到了这户人家里面,满屋子全是泥巴。”

从乡干部、村干部到受灾群众,都并没有表现的惊天动地或是痛哭流涕,大家就是一起想辙,合力救灾。当时,王小枪有一种特别真切的感受:“想象中的县乡村镇干部和真正在身边观察他、看到他的感受完全不一样。”

所以,因为有这些经历,剧中也出现了崇义县的名字,因为大余县旁边正是崇义县。因为经常赶上汛期,所以剧中也常出现下雨、乡镇土地泥泞的场景。

 

除王小枪作为编剧于江西采风外,《县委大院》导演团队也派人前往湖南省衡南县挂职体验,历时近4个月;主创团队去正定县学习调研,美术也到50多个县委县政府办公地点采风......

所以,《县委大院》是一个以山西定襄县为原型,结合江西等地现实中的县委真实工作情况的具有纪实性意义的剧。
“希望每个人物是鲜活的,带着自己的呼吸,每个行为和动机都有合理的心理依据。”这是王小枪一贯塑造人的方法。

 

从2018年的《面具》到2021年底的《对手》,对悬疑、谍战元素的创新拿捏,都是如此。“写一个剧本,从不狗血,还有机锋,一定是先把人物吃透了,再去研究情节。真正体验了生活才会有感而发,闭门造车只会脱离生活,被大众遗弃。”他谈到。

“编剧一开始拼的是技巧,到最后拼的是文学性”。他认为,任何时代都需要文学,文字独有的气质、味道、内涵,能够把人带入情境,可以协助导演、演员,激发创作团队更多艺术上的想象力。

剧配书,也一直是王小枪作品的规范操作。

事实上,《县委大院》热播期间,其同名书也在微信读书的热门榜单上长期霸榜,居高不下。但对他来说,出书并非剧作的衍生。在微博上,他的认证身份是“媒体从业者,作家”;在豆瓣上,他的作品是良心好剧,早可一剧封神,但其个人简介栏上写的却是“图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