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疆发布”消息,著名诗人、散文家、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周涛先生,于11月4日13时30分因突发心梗在乌鲁木齐去世。
周涛
公开报道显示,周涛出生于1946年,山西榆社人,1955年跟随父母从北京来到新疆。曾任新疆军区创作室主任、一级作家,新疆文联和作协名誉主席。
他的代表作有诗集《神山》《野马群》《周涛十年编》《一个人和新疆:周涛口述自传》,散文集《稀世之鸟》《游牧长城》《兀立荒原》等。1986年获全国第二届新诗(诗集)奖,1996年,其散文集《中华散文珍藏本·周涛卷》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
2018年的春天,72岁的周涛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西行记》,以自传的形式讲述了大学生姬书藤进入边疆生活的经历,有命运的变迁,也有心灵的成长,描绘了一幅别具一格的边疆图景和人生轨迹。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周涛曾说:“我这一生看起来就是文学的一生,年轻的时候写诗写了二十多年,直到四十岁时得了全国奖。然后毫无留恋,弃诗而去改写散文,散文又是二十多年,也获得了首届鲁迅文学奖。本来也算过得去了吧,不料七十岁时又动了写一个长篇小说的念头。这不是文学的一生吗?文学三个主要文类,一个一个试过一次,一辈子就快用完了。我说过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看来正是这样子吧。”
周涛,男,1946年生,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祖籍山西,生于北京,1955年迁居新疆。现为兰州军区创作室主任、一级作家,新疆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代表作有诗集《神山》、《野马群》,散文集《稀世之鸟》、《游牧长城》、《兀立荒原》及散文《巩乃斯的马》《哈拉沙尔随笔》等。
1946年3月15日出生于山西潞城马场村。其时该地为晋冀鲁豫军政大学所在地,校长刘伯承。父亲周文杰,母亲张淑英均为军政大学干部。
1950年经随军历河北平山县、石家庄、长辛店等地后,定居北京。父亲因考入外交班后转业,在北京外国语学校(北外前身)任职,一年后,母亲也随之转业在该校工作。
1952年六岁入小学,先在北京一亩园小学读一年,后转入北京农业科学院小学。1953年加入少先队。
1955年因父母工作调动,从北京迁居新疆乌鲁木齐建国路自治区党校,同年转学至自治区党委直属小学就读。
1958年考入乌鲁木齐第一中学。
1961年在自治区体委乒乓球少年集训队集训后,经选拔,成为自治区乒乓球专业队少年运动员。同年随队赴京训练,领队刘波。是年冬季从北京转赴南京冬训,住中山东路体育馆和五台山体育场,经受了艰苦的体能训练和南京冬日的阴冷,同时也饱尝了离家之苦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社会饥荒之状。
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
翌年,赴京观摩第26届世乒赛,住北京工人体育馆,与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等著名选手同住一馆,仰慕风采,目睹盛况。
1962年随队返回新疆,历时一年多,深感知识不足,渴望读书。遂请求退役,获准后重回第一中学读书。
1965年高中毕业,改入新疆大学中语系,学习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高中时期已有明确之文学方向,原拟考中文专业,不料被维语专业录取,产生挫折感。其时,已开始在《新番日报》和《新疆大学校报》上偶尔发表文章。时年19岁。
1966年"5·16通知"发表,全国范围内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后几年间,曾赴北京接受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曾经"大串连"周游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省市,曾在派性报纸《天山战报》、《天山工人报》写过大量派性文字,也曾写过一首题为《望韶山》的诗,署名东临。此诗后被选入北京首都红代会编的诗选《写在火红的战旗上》,该诗选曾风靡一时,在全国大中学生中产生不小影响。
周涛
1971年2月赴伊犁新源县9901部队农场接受"再教育",住在巩乃斯河边,生活条件艰苦,劳动负荷极大,军营管理,与学校环境天差地别,很难适应。当时全国各地大学生四百余人分配在此农场,分为四个连队,在四连四班。同班有柳光天华(现为自治区公安厅厅长),玉素甫江(现为克拉玛依市政协主席)等九人,共同经历了春耕秋收,上山伐木,盖粮仓、打砖坯,自己酿酒、种菜、喂猪,严冬宿马厩等艰苦生活。
1972年春,终于结束了为期一年的军垦农场生活,面如刀削,骨瘦如棍,就地分配至南疆喀什地区。几经拖延周折,终于分配在喀什市革命委员会政工组宣传组工作。不久,参与筹组共青团市委,报共青团喀什市委任书记,因父亲当时被开除党籍,未获上级批准。
开始在《喀什日报》,《新疆文艺》、《新疆日报》、《朝霞》发表诗作,未能摆脱当时政治、文艺思想束缚,比较平庸。
1978年新时期文学运动兴起,在思想解放运动的鼓舞启蒙中,写出抒情诗《天山南比》,广受好评,并受到曹禺、徐迟称赞,遂在新疆文学界脱颖而出。
1979年在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长诗《八月的果园》,这是出版的第一本小册子,长诗原名《砍土镘与金唢呐》,责任编辑张涛。
同年夏秋之际,由喀什地区团委特招入伍,调原乌鲁木齐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创作组任正连职创作员。从此开始专业创作生涯。
1983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诗集《牧人集》,此书为周良沛,弘征编选的"袖珍诗丛"之一册,出版后多次重印,印数达6万册。
1984年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诗集《神山》,责编叶鹏。
1985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诗集《野马群》,责编姜金城。
1986年3月14日四十岁生日前后,诗集《神山》在北京获第二届全国新诗(诗集)奖。第一次见到了诗人艾青、臧克家等前辈。至此,与杨牧、章德盖共同发起的"新边赛诗"创作活动达到高潮。
1990年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第一部散文集《稀世之鸟》,标志着由诗转向散文的创作尝试获得成功。
1993年在经历了与几位朋友合写电视脚本《望长城》之后,创作了长篇散文《游牧长城》,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199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华散文珍藏本·周涛卷》,标志着跻身当代著名散文家行列,此书后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2000年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山河判断》,受读者好评。
2003年9月22日,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新疆军区政治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电视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在乌鲁木齐联合举办了著名军旅作家周涛作品研讨会及朗诵会。与会领导和军内外专家、学者给予高度评价,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成为一时盛事。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方明、亚坤等人专程赶来参加的诗作朗诵会举办成功,气氛热烈。朗诵会由新疆电视台现场直播,由中央台七频道制作转播后,在全国甚获好评。
2004年,周涛年届58岁,从事专业文学创作25年,从事文学活动从1962年算起已长达40余年。在漫长的岁月中,完成了新诗和散文两种不同文体的创作,对当代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周涛:文学是根绳子
周涛 1946年生于山西潞城马场村,9岁随父母由北京迁居新疆。当代著名诗人、 散文家,新疆文联名誉主席。上世纪八十年代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奖,九十年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现在新疆已有一甲子,所爱是天山,知音漫草野。
王芳:听您说话,您的眼界就像草原一样,或者像您熟悉的远行风景。您是咱们山西榆社人,又落脚在新疆,且以新疆地域写作闻名,从榆社到新疆,您能谈谈您人生的“西行记"吗?
周涛:我父母都是山西人,我也生在山西,这个祖脉是命定的,谁也改变不了,我也不想改变。可是实际上我这个山西人没有在山西这块土地上生活过,因此也不够纯粹。上世纪,一九四九年进了北京,一九五五年进了新疆,在新疆生活了六十多年,所以我是顶着山西人的帽子,其实已经是一个真正的新疆人了。
管他是哪儿的人呢?无非都是些地球上的人。地域这个东西,既养育人也局限人,过度的自豪感和自卑感都显得愚蠢和狭隘。你爱你家,你熟悉你家,这是正常的对吧?但是世上不止你一家,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故事,都值得尊重,现代社会已经前所未有地淡化了地域形成的观念,人们已经把整个地球看成了一个村子,“地球村”嘛。在这个村子里我也没觉得走出去多远,《西游记》是一次伟大的向西,唐僧向西方取经;《西行记》是一次个人命运的向西,也取得了一点小小的人生经验。我在《一个人和新疆》里有这样一段话,抄在下面也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
我说士为知己的土地死。
土地更是知己者,
它不光养育了你,
也充分地了解你,
最认识你也最抬举你,
只有这里的人是你的亲人,
死在亲人的身边是最好的归宿。
你为什么不死在他们身边?
王芳:是的,每个人都成为这个大世界的小因子,量子理论也让世界变得很小。在这个地球村里,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向西的命运,可也有人说,不要忘了从哪出发。请您谈谈您笔下的、记忆里的以及您观照的现实里的故乡。
周涛:我对山西也很有感情,这种感情主要来自于父母。他们的山西口音,他们的生活习惯、品格、性格、饮食、举止,综合在一起,我们家就是一个袖珍版的山西,是非常地道的榆社人。他们两个都活到了将近九十岁,影响熏陶了我们六十年。大环境是新疆,小环境是山西,这个小环境也很厉害呢。
我回过山西大约有五、六次,确实有一种“根的触动”。写过几篇东西,《坂坡村》《老父还乡》《酒一样的乡情醋一样的酸》,还有《游牧长城》里的山西篇,表达了我对故土的眷念和感情。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有一次机会,我差点调回山西,当时山西省委给我发来电报,“欢迎你回来”,担任省作协主席。故乡对我,有知遇之恩,这个我终身铭记。到了最后下决心的时候,我犹豫退缩了,我这个人的性格和处世能力,绝对当不了山西这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作协主席!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山西人才济济,我统不起来。
最终和山西失之交臂,也是命中注定吧。
周涛:我崇拜鲁迅,但我不崇拜鲁迅文学奖。不但不崇拜,连关心都不关心。什么人得了这个奖我也不知道,人家的事跟我无关。
文学本来是最不需要人际关系的事,单打独斗,斗也没有对手,都是和自己的影子打斗,别人帮不上忙。评奖是社会对个体创作的承认,一旦扯上这关系那关系,那个奖就没什么意思了。
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具体做起来就难了。
王芳:文学是自我的事业,就像您说的,是和自己的影子打斗。但有些东西让许多写作者无所适从。在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他们似乎越来越迷茫,作为一位资深有影响的作家,您会对他们说点什么吗?
周涛:文学是什么呢?我说它是一根绳子。一个人凭空来到世上,手里一定要抓住一样东西,文学就是那根绳子。抓住它,你不至于坠落,并且它还可以引导你不断向上牵引,向思想和精神高处提升,这根绳子也许还会是别的东西,但文学肯定是。
愚蠢的人啊,你手里为什么不紧紧地抓住一根绳子?你掉下去了,谁也救不了你了。
王芳:文学是根绳子,受教了。我原来总认为文学是我与这个世界和解的方式,那我以后要紧紧抓住这根绳子,向精神高地攀升。最后,我代《黄河》的广大读者问一下您,《西行记》之后,您又有新的创作计划吗?
周涛:没有了,谢谢《黄河》的关心支持。
来源:新疆发布、黄河杂志等